close

  如果要比較設計與創作之間的差異與共同點,最明顯的差異點應該是溝通,而最大的共同點仍就是溝通。不管是設計或創作,目前從事設計工作的本校畢業校友董福祺認為,溝通是讓別人認識自己與作品的最基本態度和方法,而溝通能力的培養也是創作層次再提升的一種契機與自律。
  2003年畢業於本校造形藝術研究所的校友董福祺,目前服務於自己創立的摩久設計公司,他的設計作品由於充滿人文特質的互動熱情,因此受到許多文化合作單位的親睞。師大美術系科班畢業的他,在進入南藝就讀前是一個充滿創作慾望卻還不懂得溝通培養的單純創作者。而南藝開放的學風與自由啟發的教育方式,卻讓他在創作的過程中不斷意識到表達與互動是提升作品層次的另一條修練之路。也許有人會說,大師的作品通常是不需要多解釋的,作品自己會說話,無聲勝有聲。但他認為大部分大師所創造出來的作品風格和無聲境界,是需要長時間經驗累積與整理的結果。每個大師都曾經是默默無名的小咖,幾乎沒有人一開始創作就能直接達到那無聲勝有聲的境界。當然創作通常不會為了詮釋而詮釋,而現實的商業設計卻總是要為了詮釋而詮釋。其中的差異就在於,藝術創作往往是一種透過溝通而產生互動的感受分享,而商業設計卻經常必須承擔精確的目的性與利益關係。兩著的共同之處就在於,他們都需要,亦或者期待透過詮釋與溝通來獲得觀者的理解和反應。
  面對這樣的角色衝突與矛盾,董福祺坦言一開始也曾經有點無法接受和適應不良,但回想起在南藝的時光,指導教授薛保瑕老師的身教及言教深深的影響了他的態度與觀念。薛老師的認真嚴謹,以及百分之一百二十分全力自我要求的態度,讓他體會到惟有自己準備好,才夠隨時從容的面對挑戰。基本的道理都是一樣的,在創作與設計的過程中,必須勇於展現自信,進而透過表達來突顯主題與特色。而自信不是憑空得來的自我感覺良好,而是需要透過自律、學習和體會的。
  董福祺認為南藝大雖然地處偏遠,但卻像一個密不可分的大家庭,它讓同學與師生之間的生活、創作和學習都融合在一起,只要自己願意,創作就沒有侷限,問題也終究會找到值得參考的答案。設計是創作的一種出口,技術層面的提升不是最關鍵的問題,如何增加作品的內涵並利用知識去形塑獨特的風格才是最大的挑戰,而這也是一條不能閃躲也沒有藉口的必經之路。要有身為學生的學習態度,而不能因身為學生而給自己逃避的藉口。「學生身分」與「正在學習過程中」不應該是作品完成度不足的當然理由。自我期許,勇於嘗試最直接現實的挑戰,才能拼盡全力,才能看得到距離,而看得到距離才能掌握目標,有目標自然而然就會渴望補強不足,進而自動學習和精進。否則有朝一日,溝通裡終究會繼續存在批評與妥協,如果面對阻力時無法適應並轉化為助力,挫折感仍舊會存在,而未完成的仍舊是要想辦法完成並求取認同的。

(編採/簡政展)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設計
    全站熱搜

    彩虹石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