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心情意見分享 (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似有若無,似近非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個概念大部分比喻的是環境對於人的潛移默化。然而,相似非相同,相近非相通。差異性與距離感,一直是趨使人類進步的原動力,差別只是在於變的多或變的小之間。曾經有句話「時代考驗青年,青年創造時代」,時代會影響一個人的成長與發展,但卻無法決定任何人的最後結果。「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少帶有影響好壞判斷的意涵在內,但在這個價值觀,美感與國界差異都逐漸模糊的時代,好與壞之間早已經沒有絕對判準,剩下的只是尊重與選擇。惡劣的環境能砥礪一個積極的人生,但惡劣的環境同樣會消磨掉一個希望的萌生。相同的,安逸的環境經常使人失去戒慎恐懼的警覺,但安逸的環境卻同樣也是進步搖籃的手。

        相似感來自於人的心理歸納,夫妻臉之說能給一雙美滿的伴侶一個更合適的幸福詮釋。但難道貌合神離,感情不好卻長年相處在一起的夫妻,彼此間就沒有相互影響存在嗎?彼此間也沒有夫妻臉的可能了嗎?從中國社會與西方社會的比較中,中國人更喜歡經常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歸類。有句俗話說「有關係靠關係,沒關係找關係」,剛認識的陌生人,只要閒聊一段時間,總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尋到彼此可能的一絲一豪關係,舉凡故鄉、學校、興趣、去過的地方、共同認識的人,亦或者是共同的厭惡對象,人與人之間很快就會因此而貼近起來,然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化學作用也可能在此時即刻展開。知人知面不知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沒有天生的壞人,但也很難有永遠的聖人。不管在好壞觀點,或者環境影響論的研究之中,這兩種看法都只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一句話的詮釋選項之一罷了!

彩虹石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篇節錄自由PPAPER總編胡至宜所著作的《帶著獅子在沙漠中行走 》一書的工作備忘錄內容,短短的10點要義,寫實而深刻。不僅從事媒體設計行業的人該看,各行各業的上班族也值得參考,甚至是正在求學的工讀學子更值得學習,希望大家看過之後有收穫唷。以下:

彩虹石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當網路世界到來,當M型社會成形,所有人都不得不改變傳統知識系統的吸取模式。學校不再是唯一的知識來源,有很多東西是學校所學不到的。然而,學校系統的產生,除了幫助人們進入社會體系而準備外,其中更重要的功能是養成一種學習的態度和多元的可能性。比爾蓋茲與楊致遠的創業學習模式,甚至是號稱「經營之神」王永慶的學歷文憑,成為了很多人拒絕校園學習的最好藉口。然而,我們仔細想想,不管是IBM、雅虎奇摩還是台塑集團,他們招募員工選用人才的時候,難道也能完全不審查學歷標準嗎?學歷難道真的毫無用處了嗎?其實不是學校與學歷的問題,也不是學歷能為妳的未來賺錢多錢少的問題,而是社會現實與媒體誤導的結果告訴我們,我們需要學習的只有賺錢的知識和方法,有錢才有文化,有錢就有素養,有錢就是品味與地位的象徵。

         當女人要依靠美貌嫁入豪門,然後不管婚姻幸福或單親教養的問題,只求一張長期飯票時,自我實現只剩下金錢與地位的奢求。當成為老師只是為了固定收入的鐵飯碗,而非關教育熱誠時,我們的下一代所受到的關心當然越來越微薄。當有權有勢能指揮警察銷單,甚至評斷司法公正與否的時候,社會正義與社會規範的標準和價值又何在呢?

彩虹石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拜拜」已經是台灣民眾的重要習俗之一,然而「拜拜」這個動作所要準備的貢品和手續卻因為時代的變遷,變的不再實際、健康及環保。不知道從哪個時代開始,在某些「拜拜」的時節裡,要準備一大堆的牲禮貢品,已經成了一種習慣與不能改變的傳統規範。現代台灣的大部分民眾早已衣食無缺,平日也不缺大魚大肉的飲食了。但是祭拜留下來的大量牲禮貢敏,為了不浪費,飽食之後總是成了現代人的飲食負擔與健康隱憂。究竟,這樣的傳統是否需要重新再思考及改變呢?古人留下來的傳統,因為農業社會的結構原因,在重大節日拜神祭祖才有魚肉可食,而燒金紙或建教等等傳統,也是為了團結及溝通區域民眾而演變而來的信仰習慣。這些傳統習俗原本都是農業社會所衍伸而來的習慣規範,但時至今日卻經常演變成了一種浪費與負擔。拜神在於心,信仰在於誠,祭拜什麼?其實已不再那麼重要,大魚大肉及大量的金錢花費,對祭拜來說,除了心安之外,並沒有辦法實現的確實的效力。祭拜後所留下來的垃圾及牲禮貢品,更成為了環境和身體上的負擔,以及難以處理的煩惱!在現代信仰中,為了環保,我們可以將土葬改為火化,可以將遍地燒金紙的習慣改為集體焚化的防污處理方式。我們的牲禮貢品是否也可以改變的更簡單一些呢?少了大魚大肉,少了三牲四果,我們可以不必再因為「拜拜」而撿一堆吃不完的大魚大肉,也可以讓生活忙碌的年輕人不會再因為繁複的祭拜手續而放棄信仰。「拜拜」可以很環保,信仰也可以很簡單及健康的。

彩虹石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直來到後來才發現,金錢真很重要。沒有金錢沒有資格說話,沒有金錢無法爭取幸福的希望。俗話說的好:「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卻萬萬不能。」很多沒有錢的人可以活的很瀟灑,那是因為他們能掙脫世俗的眼光與親人朋友的閒話。很多有錢人一樣過的不開心,那是因為他們忘記了賺錢和有錢是為的什麼?有錢卻沒有了親情、健康和樂趣,更失去了幸福的珍貴。要當一個不被錢束縛的人,真的很不簡單,要過一個平淡自然的生活也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毅力。沒有失去就不會那麼渴望擁有,沒有擁有就不明白平淡的美好。也許人都需要煎熬,也許現實故事從來都沒有那麼美好。其實樂在生活,樂在工作真的很重要。擁抱親人,擁抱夢想與擁抱希望才能夠活的更好。

         在這個既定的社會裡,出生是為了延續,成長是因為學習,學習因為要賺錢,賺錢是因為要創造另一個家,創造一個家是為了繼續延續生命,努力工作是為了讓延續的生命更加美好,延續的生命更加美好是為了要讓辛苦有所囑託與交代。於是生命與生活就這樣循環著,於是愛情與親情就如此轉化著,於是大部分人都這樣生活著,過著一個有夢最美,希望無期的終生等待,直到死去。

彩虹石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新一期的PPAPER雜誌有一篇文章叫做「我們是情人還是朋友」,而這篇文章的副標是「人是目的性的動物,對於不屬於自己的總是更嚮往」。再搜尋Google「我們是情人還是朋友」這個標題,相關的文章網站竟有238萬之多。或許這個題目並不適合我回答,因為我認為這或許是一個情場老手或中年已婚的人才能答的好問題。可是我為什麼想寫呢?因為這篇文章給了我很多理由,也讓我意識到很多的不同。記得去年我曾經嘗試寫過一篇網誌「不同」內容是這樣的:

喜歡與愛不同。

彩虹石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爸媽工作忙,小時候常常寄住在阿嬤(外婆)家,打從有記憶的歲月開始,阿嬤就經常帶著我去廟裡燒香。不論夏熱冬寒,不管雨驟風強,去廟裡燒柱香是外婆每天必做的功課,也是一天中最莊嚴慎重的時光。要到廟裡燒香的阿嬤總要梳理一番,換上素淨的衣裳,在已滿佈皺紋的臉上抹上淡雅的粉妝。我曾好奇詢問阿嬤:「不過是去燒個香拜拜一下,幹麻要如此大費周章?」可是阿嬤回答卻是:「去拜拜的時候要讓自己乾乾淨淨的,這不僅是對神明尊敬,也是為了讓神明及到廟裡的鄉親父老們能夠認得自己呀!」阿嬤的話也許有些荒唐,但卻註解了她這一輩子所習慣的信仰。

彩虹石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覺得孤單而非寂寞其實是正常的。
忙碌常常讓人迷失了目的,而忘記的自己。

彩虹石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片天空歡迎您的相關問題討論以及繽紛知識的分享,THANKS。

彩虹石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