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97是令人永難忘懷的一年,令人不安憂慮的記憶烙印在每個台灣人的心裡。三月份的口蹄疫,使得台灣的農業經濟受到重創;四月份的白曉燕命案開始了台灣的治安史上最黑暗的一年;七月份香港主權回歸,九七大限到期;鄧小平病逝與年底的縣市長大選等等,這是一個屬於台灣劇烈的變動一年。然而藝文界的反應卻只是悄悄的脈動著。
      「黃金印象」的奧塞美術大展大概是九七年台灣最大的藝文盛事吧。印象派這個名詞在台灣已經不再是新奇的事了,然而對於印象派的認識我們卻都是建立在媒體強力的推介之下開始的。以策展來說,這樣的媒體效能應該是要舉起大拇指讚賞的。然而就今日的看來,黃金印象已過多年,它對於我們美術觀賞的提升也許依然只是場國際的大拜拜。美術國際化的宏願藉由這樣的展覽交流,得到了一個良好的示範和教育目的。然而,美術教育落後和審美觀念的缺乏在這樣的大展中也再次點醒了我們,我們來看展覽的心情和目的是一場響應流行的PARTY,還是一次難得的視覺接觸呢?沒有了媒體的力量,我們能發揮多少藝術欣賞的聚焦能量呢?
     不同於聚焦的國際大展,本土性的台灣回顧展持續默默的進行著。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展覽悄悄的持續了好幾個年頭了,然而風光過後聚焦散去,我們還能拾起多少熱情去擁抱品嚐這屬於台灣記憶的本土美術回顧展?1997年顏水龍走了,郭柏川的家人恰巧在此時捐出了為數不少遺作。走了一個前輩,當我們正在緬懷大師凋零的同時,卻又讓我們看到台灣美術的另一個收穫。也許有人質疑台灣美術的格局和前瞻性因為現實性的利益而受到局限。然而看看我們的美術與道德教育,和政治社會環境現實,用高道德標準去希望家屬捐贈或美術館購買收藏給公眾,當然是一個崇高難及的夢想。而對一個長遠的美術推廣計畫來說,實有賴於創在茁壯前的挖掘,而不是在於豐富成熟後等待意外的收穫。
      當代藝術已經不再侷限於平面的創作。多元媒材的使用,甚至結合空間利用的特色,更是把藝術概念的五感推向視覺之外的知覺感受之上,眼睛所見的美感不再是唯一,美感來自於觀賞後的心靈感動與解放,這是當代藝術性所強調的。於是我們不再單純的只需要一個採光空調良好的美術展示中心而已,我們更需要一個可以互動,可以牽引作品能量的展示場域。於是關於類似像華山展演空間的討論也開始在1997掀起一系列議題。不過當代藝術的開放性有時候卻也造成了另一種對傳統藝術的侷限性,一個開放包容的展示空間不應該只侷限於展品的當代與傳統性定義的。
      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是多頭馬車,要兼顧過去也要開創未來,偏重任何一個區塊就會使得另一個區塊失衡,最後造成侷限與危機。國際化和本土化的爭執始終尚未和解,或許我們有一條路,那就是使本土亦是國際,國際亦是本土。筆者期待開展更多關於國際與本土連結的比較研究。今日的現代即明日的過去,今日的本土仍在明日了全球之中。就如同顏水龍前輩所留給我們的精神,認識西方扎根本土、接觸人群關懷少數、靠近生活保護環境,用人文關懷的特質倡議生活美學、推展民俗工藝精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彩虹石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