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於本校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的陳曼華,目前就讀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班,並在國史館修纂處擔任助修的工作,同時她也是一位執著堅持卻又兼具真性情的文字工作者。她有著自我要求的認真,也有著自我突破的無為意志。即使在今年的國家出版獎中以《獅吼》一書獲得了優選的肯定與鼓勵,但在她的創作生涯中,她始終認為「是對的事就應該去做」,得不得獎並不重要,完成自己真的想去完成的夢想才是最大的成就來源。
  一路走來,陳曼華始終帶給人強烈的企圖心,優秀的工作才華,與俐落的溝通能力印象。但一切的成就和榮耀從未使她流露過任何一絲一毫驕傲架子或自滿態度,因為她坦言自己只是一個認定是對的,就義無反顧向前衝的人,而且從不刻意與人爭什麼,她始終是在與自己賽跑。所以她總是以堅定的信念去挑戰大家認為本該如此的作為與妥協,即使是面對到不被認同的觀點,她仍能依靠著自律與自我要求的堅持,在不預期的狀況下全力以的赴去完成每個目標。
  針對她的得獎作品《獅吼》一書,她希望這本口述歷史書能成為一部忠於受訪著原意的「紙上記錄片」。於是她透過文字去保留訪談當時的「口語溫度」,讓文字中可以保留語氣或贅字,讓受訪者的情緒與企圖得以呈現。雖然對於所有歷史的書寫者來說,他們所記錄的歷史都是真實的。然而讀者也應該警覺到,這個「真實」仍具有主觀的成分,而且是從紀錄者的視線所看到的真實。透過不同視線所觀察到的不同歷史面向,正可以補足官方正典的唯一與獨斷,這也是口述歷史的價值與重要意義。正因為意識到歷史記錄所不可避免的主觀視角,所以曼華在這本口述訪談中,加入了每位口述人的「訪談側記」,一方面藉此提醒讀者主觀的記錄者的存在,另一方面也試圖讓讀者感受到,這些受訪的口述人,並不是靜靜躺在泛黃的歷史中,而是和你我一樣生長在這片土地上、活生生的人。
  回顧南藝當年的求學歷程,她認為南藝有著絕佳且獨特的教學環境和師生特色。暑期英文班讓她結識到了許多一生難得的知己和藝術夥伴,而遠離都市又集中資源的純粹藝術交流環境,讓她可以不受干擾的專注研究,並與多方互動。亦師亦友的師生關係更讓她在課業與生活中獲得心靈的撫慰與關懷。在研究的路上,她深感藝術史是一門苦修的學問,需要長時間且大量的閱讀和資料收集,更是腦力與勞力皆極度密集的艱苦工作。但南藝為她打下了基礎,為她提供了理論與創作的互動平台,這些都是南藝彌足珍貴的特色與資源。時至今日,在工作及博士研究上的她仍深受恩師廖新田與黃翠梅教授的幫助與影響。那些年,曾經在烏山頭有過的美妙時光與回憶,至今仍讓她深深感受到「當南藝的學生是幸福的」,走過南藝的這一遭是無價的回憶。(編採/簡政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彩虹石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