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的意義有時候不只是一種個人情感的反射,更多時候它是一種社會邊緣的關懷與實踐。剛獲得高雄電影節愛世代最佳紀錄片獎的本校紀錄所研究生王振宇和陳穎彥,正是用他們的攝影機紀錄下一段關於高雄紅毛港在地居民面臨失根過程的生命記憶。

       由於母親原本就是來自紅毛港的居民,所以循著這份對熟悉土地的認識,王振宇在進入本校就讀前早已針對紅毛港的環境變遷有著長時間的親身紀錄與觀察,正因為與這片土地之間所依存的舊有回憶和情感,更讓他在鏡頭之下有著一份無法釋懷的責任感。反觀來自社工系的陳穎彥不同於王振宇的角度,他選擇了利用純然的人性觀點來體會與接近我們所看不到的社會底層無奈及掙扎。由於彼此之間的互補性與認同感契合,因此他們將彼此的作品相互結合,一同建構出這部發人省思的作品。

       至2007年為止,高雄港的航運吞吐量排名已滑落至世界第七大港,為了挽回頹勢,於是高雄港務局決定在高雄紅毛港區闢建第六號貨櫃碼頭(洲際貨櫃中心),以符合國際航商的需求,進而推動自由貿易港區,試圖力挽港口落後情勢。在一切以創造亞太營運中心為目標的偉大願景與藍圖之下,紅毛港的一切顯得相對的渺小與不重要,300多年歷史的漁村及使富含著豐富的文化資產也必須被迫被夷為平地消失於地圖上。這一部關於紅毛港的紀錄片,在大高雄市即將合併,眾多候選人主打幸福升級的選戰前夕顯得格外的諷刺與低迴。就在媒體鎂光燈沒有掃射的城市角落裡,有誰真正在乎過這群無奈且已被遺忘的都市遺民呢?

       能夠完成這一部作品,王振宇和陳穎彥表示南藝的獨立環境與自由學風給了他們在創作上很大的空間,透過不同系所的課程學習與交流經驗更讓他們養成了許多適應突發狀況的應變能力。此外,經常與畢業學長間的意見交換與經驗傳承更是他們認為自己每每能夠在難關中找到出路的關鍵所在。不在乎有最先進的設備,不必然在最舒適的環境,不一定有最豐富的資源,但在主流的目光下,他們與過往許許多多優秀畢業的學長姊一樣,仍堅持用他們的鏡頭持續關懷「邊緣之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彩虹石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