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剛剛以《小太陽》獲得第45屆金鐘獎最佳動畫節目獎的動畫導演邱立偉,是本校第二屆的畢業校友,六十四年次的他曾經專職任教於台南科技大學多媒體動畫系。由於出生於台南仁德鄉的二空村,從小與眷村孩子一起長大、玩在一起,使他對農村與眷村都有深刻的感情與記憶。

 

從小邱立偉有個生前曾在中華日報擔任攝影記者的爺爺,耳濡目染下或許對從小就喜歡美術與設計的邱立偉有些啟蒙的作用。到了大學時期修習商業影片課程後,他開始大量接觸到許多的電影拍攝及動畫製作,看了很多動畫影片,受到大友克洋、宮崎駿的影響至鉅,也從此確定了走動畫創作的這條路,並在退伍後報考進本校動畫研究所。

 

2000年獲得臺北電影城市影展的首獎開始,邱立偉與他在台南的工作團隊--Studio 2」,就不斷的在國內外獲獎,包括第2530屆的金穗獎最佳動畫片、入圍波蘭及韓國首爾國際動畫影片,以及在西班牙、法國、德國等世界各國的動畫影展展出。

 《小太陽》是前輩名作家林良最膾炙人口的散文集,他在這本書中記錄了人生中許多的第一次,從結婚成家到作為三個女娃的父親,生活中點點滴滴不會重來的片刻,都在他幽默詼諧的文筆中,栩栩如生的記錄下來,同時也為台灣在19561970年代的社會,做了最好的見證。

 

全劇由17篇的短文改編成13集的動畫,邱立偉以蒐集上萬張的老照片作為參考,用3D重建的方式再現了五O年代的老台北場景。歷時近四年才完成的《小太陽》,去年(2009)十月中在公視播出後深受矚目與好評,並且終於在今年獲得第45屆金鐘獎的「最佳動畫節目」獎。

 

「什麼是台灣動畫?」邱立偉經常在問自己:「我的作品拿到國外去發表,應該說的是發生在台灣的故事,而不是日本或美國的故事。」這部由郝廣才改編監製、邱立偉導演的動畫作品,成功的描繪了五十年前台灣社會的小家庭生活,不但可以是國際社會理解台灣文化的一個窗口,也是半個世紀以後的台灣年輕人認識他們父母輩生活與歷史的一個管道。

 

延續《小太陽》的創作能量,邱立偉的新作《小貓巴克里》將以他的家鄉台南仁德的眷村及工業廠房變遷為主題,透過一隻小貓的視野來描繪開發建設與環境所造成的衝突與矛盾。這個作品延續著邱立偉「述說台灣故事」的目標,用台灣的現代社會議題繼續追尋與認識台灣。

邱立偉的成功是一個開始也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指標,因為他利用了極度缺乏的資源與原本不被看好的南台灣動畫發展環境,擊敗了相對資金充裕的國內外動畫作品。據本校動畫所余為政老師表示:這代表動畫的原創性仍是市場中最難能可貴之處。在技術與設備爆發的年代,除了資金與技術的投入之外,如何創造具原創性思考的人才仍是未來應持續努力的根本目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彩虹石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