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92台灣文化圈的蓬勃發展,在政府及民間的共同努力之下處處充滿著希望,台灣似乎極力的想從一個經濟大國邁向文化大國似的摩拳擦掌著。其中立法院六月中旬通過的「文化藝術獎助條例」似乎更是爲台灣打了一劑振奮人心的強心針。拍賣會及台灣繪畫市場吸引了大量的資金人才投入,雖然有人說這模糊了焦點的失望,把藝術跟文化商業化而失去了藝術的原味與真正的價值。然而市場的活絡不也真正考驗出藝術思維且可能引發更多回應不是嗎?社會的導向,正面或反面都是刺激藝術發展的重要因子,1992年的蓬勃與景氣,似乎帶領著台灣走向另一個被檢驗的時代。師承文化大國的涵養,落實本土的希望,在此或許都有了一個自由發聲的機會了。這從多個研討會展開;前輩畫家的繼續被重視;旅外知名藝術學者的歸國任教;藝術書籍、雜誌和專書的出版等等都能發現,1992年的台灣藝術文化界正充滿著希望。
      以連德誠的〈新聞(四)〉系列作品為例,此系列作品與筆者研究的「九○年代藝術新聞研究」初始精神有著類似的觀點。新聞報導包含了評論與訊息的傳遞意義,然而新聞的短暫與即時性卻也粗糙的淹沒了藝術創作精神的可能性和延伸性。新聞的意義似乎已經轉變成為了操縱與玩弄的手段。一堆的新聞訊息不過也只是在歷史洪流裡泛黃的一頁罷了!在二十一世紀的台灣現在來看,要求一則平實客觀的報導已經很難得了,更遑論的是要求一則有深度和見解的新聞內容呢?1992年連德誠的作品,現在看來依然歷久彌新。它不僅僅反映出了九○年代初的社會新聞概況,更用這樣的作品來提醒觀眾與讀者,文化發展的努力不單單只是表面的政策和虛華門面的塗抹,更需要深層的內容思維與紮根的長遠計畫。或許從1991年以來所蓬勃的文化展演空間及展覽活動,會令沉寂已久的文化界人士為之振奮。但是急就章的速成表面仍然改變不了空虛已久文化基礎。我的文化美術教育冷落已久,我們對美術欣賞的眼光長期以來欠缺培養。藝術發展的根本工作,在1992年經由文化界人士對藝術史料的整理書寫與社會企業與官方的獎勵措施推動下才正式展開。
      然而在回顧年代裡,值得一提的當然並非只有批評和檢討,在台灣的藝文界裡爲這片土地文化涵養默默努力耕耘的人依就是生生不息的。就新聞報導而言,要一個專業記者去深思辨証一個展覽和作品的意義確實會遇到相當多的困難。基於此面向,加上對藝術欣賞的熱誠,一些專業的藝術評論家與工作者開始著手寫作介紹,試圖去把艱澀難懂現代藝術更平實的解讀與介紹。例如吳瑪俐、李銘盛等人對1992年的「弟九屆德國文件大展」在《藝術家》的多篇報導,爲台灣觀眾外行人看熱鬧的參與增添了內行人門道的機會。此外《台灣美術全集》的書寫,更是集結了國內知名的學者與藝術工作者共同為台灣美術留下一套更為詳見的參考文獻。隨著時代解禁,歷史洪流的不斷驗證,且在本土與國際文化雙重的激盪下的1992年,美術界在這裡不僅僅是要回顧平反和重新檢討,更期待在此能找回台灣的精神,使台灣的藝術文化能落實本土也邁向國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彩虹石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