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拜」已經是台灣民眾的重要習俗之一,然而「拜拜」這個動作所要準備的貢品和手續卻因為時代的變遷,變的不再實際、健康及環保。不知道從哪個時代開始,在某些「拜拜」的時節裡,要準備一大堆的牲禮貢品,已經成了一種習慣與不能改變的傳統規範。現代台灣的大部分民眾早已衣食無缺,平日也不缺大魚大肉的飲食了。但是祭拜留下來的大量牲禮貢敏,為了不浪費,飽食之後總是成了現代人的飲食負擔與健康隱憂。究竟,這樣的傳統是否需要重新再思考及改變呢?古人留下來的傳統,因為農業社會的結構原因,在重大節日拜神祭祖才有魚肉可食,而燒金紙或建教等等傳統,也是為了團結及溝通區域民眾而演變而來的信仰習慣。這些傳統習俗原本都是農業社會所衍伸而來的習慣規範,但時至今日卻經常演變成了一種浪費與負擔。拜神在於心,信仰在於誠,祭拜什麼?其實已不再那麼重要,大魚大肉及大量的金錢花費,對祭拜來說,除了心安之外,並沒有辦法實現的確實的效力。祭拜後所留下來的垃圾及牲禮貢品,更成為了環境和身體上的負擔,以及難以處理的煩惱!在現代信仰中,為了環保,我們可以將土葬改為火化,可以將遍地燒金紙的習慣改為集體焚化的防污處理方式。我們的牲禮貢品是否也可以改變的更簡單一些呢?少了大魚大肉,少了三牲四果,我們可以不必再因為「拜拜」而撿一堆吃不完的大魚大肉,也可以讓生活忙碌的年輕人不會再因為繁複的祭拜手續而放棄信仰。「拜拜」可以很環保,信仰也可以很簡單及健康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彩虹石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