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藝術觀察筆記 (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在一個普通的平常天,趁著休假來到科教館觀看「飛閱台灣空拍影像展」。我熱愛登山,曾經用自己的雙眼看過許許多多的山林。我是個導遊,曾經用自己的雙腳帶人走過大大小小城鎮鄉村。但從齊柏林的視野,我看見了感動與憾動。感動的是,他竟讓我熟悉的家鄉如此的美麗多姿,一點都不輸給國家地理頻道裡的世界景點。憾動的是,這片我所生長存活的土地竟有這麼多的傷痕與危機,從域望中我真實的的看見了人們永不滿足的慾望。這個展覽不只是一個影像展,它更是一個讓我們重新認識自己的生命檢視。也許我們早已習慣了從自己的視野是看待我們所以為的世界,但其實我們看到的,往往只是我們想看的和能看的一切。台灣如果沒有齊柏林的熱情,或許這片山川嬌媚與土地吶喊仍舊依然。但因為有了齊柏林,我們才有幸用更遼闊的視野去追尋我們切身相關的生存場域。

      台灣的美,我們在熙來攘往求生競爭的現代生活中,或許還沒有機會能仔仔細細去發現與品味。但台灣的劇變,卻一點一滴的漸漸影響到我們的生活與家園。其實飛閱台灣的攝影作品是很貼心的,因為在美麗的畫面下它會提醒我們潛在的危機與掙扎,而在殘酷的畫面後它又會引領我們尊敬自然邁向希望。仔細看完了這個展覽到最後,我的心也開始起了變化。我開始了解和體會齊柏林因何而起的熱情與鄉土之愛,我也漸漸放下那生活中的雞毛蒜皮與小情小愛。台灣很美,很值得我們用心去珍惜與品味,台灣也很勇敢,它需我們共同去支持和分擔已經造成的傷害!期待2013的電影作品,期待與這片土地的再一次親密震撼。加油,齊柏林!加油,我的家鄉「台灣」

彩虹石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談到顏水龍,很多人都知道並公認他是二十世紀臺灣美術史上最重要的前輩藝術家之一。但是他的藝術地位不只是因為豐富的美術作品,更來自於他對美術意義的推展與關懷,顏水龍讓美術的範疇在他有生之年盡其所能的推向更多元的境界,不僅深入生活與公眾兼具時代性,更常常富有實用性與未來感。
  相較於眾多臺灣前輩藝術家,顏水龍的美術訓練及求學歷程絲毫不遜色,不僅曾赴日本及法國留學,他的畫作更曾經獲得法國秋季沙龍的肯定,在當時臺灣美術繪畫的地位更已備受推崇。但顏水龍對於美術的追求與探索就像文藝復興時代的達芬奇一般,永遠沒有設限與止境。執著、突破又具遠見的美術推廣思維,不僅為自己的一生帶來許多傳奇、多元又豐富的作品,更深深的影響了臺灣。雖然顏水龍不是一個科學家,也沒有任何顯著的科學學術背景,但他將美術帶往了人文,帶進了建築,帶上了廣告,更帶向了公共建設與工藝作品研發上。在現今「文化創意產業」一詞,還未成為朗朗上口的文化建設口號之前,顏水龍已經老早就投入繪畫之外的各項美術創意文化工作了。

彩虹石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知道多久以前,2012的末日預言的話題就一直甚囂塵上,然而在2011即將尾聲的此刻,我們或許仍無法知曉2012是否真的會發生什麼驚天動地的事件,這是一個騙局、一次警告、一場鬧劇亦或是一件即將發生的事實?原此一群充滿想像力的年輕藝術家便紛紛以此為主題,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開他們對2012之後2013年世界的討論與想像。

    Second Soul團隊13位藝術家共同利用圖像語言、多媒體、互動影像、塗鴉創作、裝置藝術、雕塑和版畫所創作出來的此次聯合展覽,採取一種跳躍思考的方式去面對即將未知的2012

彩虹石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乍看之下像是台灣傳統民俗廟宇中八家將的臉譜,也像是去年台灣「董事長樂團」在金曲獎上的眾神臉譜專輯打扮,第一眼的直覺就是這些繪畫作品是在為什麼樣的團體或表演做特寫或紀錄嗎?的確面對一個名字與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Auguste Rodin18401917)中文譯名相同的年輕藝術家,不管是他的背景或作品都令人感到好奇。

    來自於中國四川的羅丹,1981年出生於重慶,2000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附中,2003年曾是德國卡塞爾美術學院(Kunsthochschule Kassel)的交流學生,2004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後,於2006年又成為英國威爾士卡地夫美術學院(University of Wales Institute, Cardiff)交流學生,2007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研究所。現任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教師,同時也是四川美術學院院長羅中立的兒子。有著豐富完整又家學顯赫的藝術世家背景,讓羅丹幾乎從懂事起,就在高度的關注環境下走上這一條必然的藝術創作之路。在承載著一切看似理所當然的同時,藝術,在他手中並沒有因此帶來僵固的沿襲與包袱,也沒有負擔著任何歷史與莊嚴的使命,他明白自己正在面對的不是過去,而是一個嶄新視覺世代的來臨。前衛輕鬆的髮型裝扮,自信沉穩的侃侃言談,以及謙遜專注的耐心聆聽,從藝術家個人身上就能夠感受到他已經準備好在創新與既有中,用尊重與包容的胸懷去突破與堅持的他的藝術探索之路。

彩虹石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很多人來說,藝術的觀察是一種迷人而又神祕的瀏覽。然而觀看對於每個人來說卻又有著不同的意義,當現代美術不再追求典範的美;不再追求無瑕的美;甚至不再追求美的價值時。美麗成了觀賞剩下來的一個選項。當代藝術的發多元、多樣、多變、多媒材、多幻想,但卻無法估量是否對多數人能認同且有影響。我們為何觀看?為何我們觀看藝術時有一種轉換為疑似「藝術」的眼光和價值想像?或許那是因為出自於社會制度內的一種關於「藝術」觀感與期望。我們活在社會,生活於人群共同創建的價值觀上,理解我們所共同承認的多數評價。我們何時何地想過,經典之作可否推翻?舊人之筆可否挑戰?當具備這樣的勇氣與質疑時,也許那才是發現與欣賞樂趣的開始。
        現代藝術也好、當代藝術也好、前衛藝術也罷!這些藝術名辭為了此時此刻的當下而存在,而發揮想像與批判能量。當失去了時空的契合,藝術跟千古之作一樣都將灰飛煙滅落土歸塵。我們為什麼觀看?觀看的藝境為何?觀看是為何而生存、而併發?其實觀看只是是一種視覺的投射,觀看也只能是生命有限中的瞬間定格罷了!為何要觀看、為何要評論、為何要理解?因為我們都會看走眼,我們都也不能確定什麼時候我們能跟藝術的想像看對眼。就樣一對初識的男女,撇開背景與身份,那相識的第一眼可以是期待的歸結,可以是瞬時的驚艷、可以平淡的一瞥、也可以是註定的聯結。誰知道?誰能預想、蓋棺都不一定論定,言說又何必定論、更別談觀看又何嘗準確呢?然而我們依然觀看,我們用觀看來找尋心眼中的謎團與期待,我們也用觀看來封鎖思維與想像。

彩虹石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仙那度」在英國詩人柯立芝的知名詩作〈忽必烈大汗〉指的是一個東方神秘而玄奇的悠遠異度城國。仙那度在策展人王嘉驥的策劃下變成一個時空錯置的幻想空間。用仙那度的整體展覽思維來說,仙那度=今非昔比。今天即是明天的過去,記憶的從前都是過去的今天。不同的文化,視覺和感受來自於不同的時空定義之下。仙那度嘗試的理想是一個反差下的對比自省,仙那度的慾望來自於對一個未知環境的虛擬夢想。幻想往往最美,實際往往穿插著夢想才有希望。藉由不同文化下的相互碰撞及介入,我們從仙那度的國度裡開始解答,我們的所處的現實和方向,有多少是因為社會制度和時空下的引發?去除了這些,我們還剩下些什麼純粹的希望?還是一無所有的空盪?
      王雅慧的《日光下的靜物》用光和影的變化來處理一個相同空間下的視覺變化,有趣而平實無華;謝素梅的《沙漠清道夫》用顏色及景物的強烈對比來陳述一個文化場域下的獨特異相;汪建偉的《生活在他處》用城市發展下的矛盾對比,來顯露出現代城鄉發展差距裡的荒繆與無奈;侯聰慧的《龍發堂系列》則是利用照片的紀錄來牽引觀眾對於自我心靈的映照,自溺與瘋狂一線之差;林鉅的《枯木羅漢》等繪畫系列則是用透視的思維來詮釋人性信仰的底層與空洞虛無的內化;高重黎的《城堡》把繪圖影像藉由播放來刻意分隔點化,用片段的能量來詮釋人類戰爭的無知,更質疑人性利益本質的醜化;澤拓的《寓所》及《空中偵察》則利用畫面虛擬的逼真來破題想像,在真實社會缺乏的真實,在虛擬的國度去尋求溫暖與幻想的滿足;關於阮淳初芝的《紀念越南芽莊計畫》影像紀錄作品,則探討在一個傳統與現實觀點衝突的時空下,她利用影像創作的隱喻畫面來表達社會底層渴望一口自由氣息的呼吸掙扎;另外黃明川的紀錄片直達寫實的真實景像,用景物的瞬間轉變來陳述台灣當代空間利用裡的荒誕,以及速食迂腐的城市規劃;盧納‧伊斯蘭的《比例尺1/16英吋=1英呎》作品陳述了一個關於現實與幻想的灰色地帶,存在與不存在的就在虛擬和隱喻的手法中浮現出滿足卻不真實的幻想;此外,陳界仁的《八德》本持著他一慣的質疑時空錯位與歷史反射的手法,昔日物件與空間裡所顯現的繁華,在此卻變成現實裡凋零被遺棄的雜物,地位與角色在全球化的時空下轉變劇烈且難以計畫;韋納‧荷索的《萬年叢林最後的神祕部落》更是赤裸裸的質疑著科技的進步對於人類來說是幸運還是毀滅;最後吳天章的《輪迴篇》、《法術篇》,則是利用文本和信仰的符號魅力來反映現代社會失序下,人類的慾望如何藉由迷信和怪異的串聯來自我沉溺。

彩虹石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是誰,我歸屬於誰?我是我嗎?我的夢想和計畫存在何處?沒有祝福,至少要給予一點夢想;沒有軌跡,至少要給一點非吹草動的方向。漫遊計畫在漂浮的思維空間中執行,空氣則在飄動中捕捉現形。看展的沉靜心靈在「漫遊計畫」的帶領下雀躍奔騰,觀賞的預設期待在「空氣」的純粹中感動。
      藝術家潘貞如的「漫游計劃」以漂浮為主題,規劃了一趟無目的地的「視覺旅程」。可愛的人偶造型,沒有太多的表情卻有著豐富多變的外衣,在同質中卻有著不同表面裝飾,好似在多變的人海中,人人多樣的表面底下,卻共同有著同樣渴望的單純臉孔。漫遊計畫是一次探索,一種人類對未知領域的好奇想像。想像自己在一個漂浮不安、不照常理運行的時空中,穿上自我的盔甲、登上浪漫的小艇後,一起朝向未知奮鬥。缺水的展場,卻處處營造出關於水的命題與隱喻。水及漂浮的概念貫穿了場中的所有的展品,延伸到複雜的現實生活中,這是屬於潛行者與未來的的悠遊空間。

彩虹石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